在远古上古时期,有一位传奇人物,他十三岁时被家族赶出家门,但仅仅三年后,十六岁的他竟然成为了相国,而到了二十岁时,更是一举登上了华夏大地的最高统治者宝座,统治这片土地长达六十余年。这位勇猛非凡的人物究竟属于哪个朝代,身为哪一朝的君王?为何他如此强大,却在历史的篇章中鲜少被提及?
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朝,自夏朝建立起,天下便逐渐由“公天下”变成了“一家天下”,权力开始集中在一个家族手中,不再属于全民共享。传说大禹本有意将皇位禅让给贤能的伯益,但最终未能如愿,大禹之子夏启继承了王位,开启了世袭制,夏朝由此进入了家族统治时代。
夏启去世后,他的儿子太康继承了皇位。然而,家天下的弊端迅速显现。太康性格懒散,不善理政,整日游山玩水,沉迷打猎,对国家治理几乎不上心。由于太康荒废朝政,诸侯纷纷蠢蠢欲动,意图推翻夏朝,夺取天下。
展开剩余85%在这乱世之中,民不聊生,百姓对太康的无能愈发不满,甚至每当太康出门打猎,民众便愤愤不平。此时,有穷国的首领后羿看不过眼,他联合众多愤怒的百姓,发动起义,推翻了太康的统治(夏朝的王生前称“后”,死后称“帝”),自己登上了夏朝的统治宝座,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后羿。
人们耳熟能详的射日英雄“羿”,其实是有穷国的第一代国君,而后羿则是他的后代,继承并沿用了这个名字。后羿虽成功登基,却未能长时间稳固统治,四方诸侯不服他,于是他找到了太康的弟弟仲康,提出了一项交易——愿将夏后之位归还给仲康,但条件是有穷国不再向夏朝进贡。仲康为了复位,接受了这个条件,重新成为夏朝的君主。后羿则回到了有穷国,效仿夏朝体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,并开始与仲康形成了针锋相对的对抗。
掌握权力的仲康自然不愿容忍后羿的独立,双方由此展开了长时间的争斗。在后羿统治期间,他手下出现了一个十三岁的少年,这少年武艺高强,深受后羿宠爱。然而后羿并不知道,这个少年背负着令人震惊的黑暗过去——若后羿得知真相,绝不会留下他。
这个少年名叫寒浞,出身寒国一个普通家庭,父母对他溺爱有加,几乎宠坏了他。依仗着父母的纵容,寒浞自小行为恶劣,常常抢夺别的小朋友的零食和玩具,甚至不惜动手打人,令邻里邻居怨声载道。家门口常有告状的声音,寒浞父母出门抬不起头,邻居们见到他们都躲得远远的,生怕惹上麻烦。
尽管如此,寒浞依然我行我素,恶行不断,甚至连父母的权威也不放在眼里,竟将父母绑在家中,自顾自地外出作恶。此举已超出顽皮的范畴,触犯了法律,邻居们将此事上报寒国国王。国王下令士兵将寒浞驱逐出境,永远不得返回。
寒浞对此倒无怨言,早就想离开寒国,未与父母告别,空手离去。那时地广人稀,生活环境恶劣,人们普遍认为他会死在荒野。然而,天意弄人,一个隐世高人发现了他,出于怜悯将他带回家中收留。
这位高人身份成谜,众说纷纭,普遍推测他曾是大禹麾下重臣。高人用极短时间将寒浞培养成身手不凡的高手,能独挡三五人。本应留在山中侍奉恩师的寒浞,却因听闻后羿的传说,心生向往,决定投奔后羿。
高人一家虽极力挽留,但终究未出口阻拦。寒浞临行前,明白高人尚有绝技未传授,竟心生杀机。为了防止高人再培养出比自己更强者,他在家中饭菜下毒,毒死了高人全家,洗劫了师门所有珍贵财物,并纵火焚烧了房屋与尸体,试图抹去痕迹。
寒浞究竟经历了什么,为何性情如此扭曲?他为什么堕落至此?他听闻后羿驻守夏都,便赶往那里。凭借花言巧语,他赢得了后羿的信任,成为其义子。凭借过人的武艺,寒浞屡次在战场立功,最终成为后羿麾下的大将军。
尽管后羿对寒浞极为宠爱,寒浞却对他毫无感情。十六岁的寒浞鄙视年迈的后羿,认为王位本该属于自己。直言索位不现实,他便开始腐蚀后羿,暗中操控朝政。
寒浞四处招揽美女,还带人陪伴后羿打猎,逐渐让后羿沉溺于享乐,荒废国事。大臣们试图劝阻,但寒浞买通了后羿的宠妃,借其在枕边低语挑拨后羿心意,最终使后羿杀害了四大忠臣,朝中忠诚力量被肃清。寒浞早已通过各种手段掌控朝政,权力坐实。
不久,寒浞与后羿宠妃密谋刺杀后羿,成功夺得有穷国国君之位,宠妃也成为了他的妻子。为巩固统治,寒浞开始屠杀有穷氏族人,几乎血洗一空。
掌控有穷国后,寒浞凭借其强大国力,开始对夏朝发动连年征伐。二十年来,有穷国与夏朝之间战争不断,生灵涂炭,百姓流离失所,家破人亡。
最终,寒浞灭掉了夏朝最后两个支持者,攻入夏都,夏朝宣告覆灭。此时,八旬的寒浞仍在皇宫与妃子共眠,而夏后氏的传人少康则率兵攻入有穷国都城。有穷国将领意识大势已去,带着光着身子的寒浞前往少康面前投降。
有穷国灭亡,夏朝复辟,夏后少康被誉为贤明君主,其统治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“少康中兴”。而寒浞因其残暴恶行,历代统治者极为忌讳提及他。寒浞的存在颠覆了儒家君主神话,儒家学说对此人物严格封杀,致使他逐渐被历史遗忘,沉没于时光长河之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创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